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位不久就恢复了宫廷御用画院。后面的几位皇帝也都沿此作法,尤其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其间都大批征召宫廷御用画师。所以,明朝宫廷画院聚集了擅长画道释人物的蒋子成、擅长黄筌体的边文进和擅长画虎的赵廉,被人们称为“禁中三绝”。而这“禁中三绝”中,最能体现继承和发展元代水墨画法和宋代院体花鸟画法的杰出画家是福建沙县的边文进。
边文进约生于元顺帝中期(即1350- 1356年之间),字景昭,沙县兴义坊(今沙县凤岗镇)人。洪武十八年(1385),边文进到荆州(今属湖北江陵县)投奔湘王朱柏。《明史》载,朱柏“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开景元阁,招纳俊义。日事校雠,志在经国”。 边文进在湘王朱柏府第,深得湘王的礼遇和赏识。 永乐初(1403-1413年),经湘王朱柏携推荐入宫,为御用画师,“授武英殿待诏”。《中国画史》载:边文进“博学、能詩善画。所作花鸟画,承黃荃設色遺緒,取古法之意加以变化,用钩勒法而笔墨兼俱,简练萧疏,自成一派。說者謂: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之反正,包之蘊藉,不但钩勒有力,用墨无不合宜,宋、元以后殆其人矣。” 永乐十一年(1413)七月,边文进作《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并与中书舍人王绂合作《竹鹤双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边文进的花鸟画画风工细精微又富装饰性,是最具宫廷花鸟特色的佳作。边文进所画花鸟,注重形神特征,飞鸣之态均艳丽生动,工致绝伦;其艺术追求既承继宫廷花鸟画的传统特色,又掺入了明代皇室平民化的贵族品味,在取材、立意、构图、笔墨、格调等方面都有所反映。其间,边文进与时任皇帝侍读的翰林学士解缙交往甚密。边文进回乡探亲时,解缙赠诗:“当代边鸾最得名,几回待诏话西清。春风做伴归乡郡,若见房山为寄声。”洪熙元年(1425),边文进任锦衣指挥之职。明代,大凡受皇帝垂眷的宫廷画家可授予只领其俸,不师其职的锦衣卫各级官职。
边文进留下的作品不多,仅有《三友百禽图》、《柏鹰图》和《竹鹤图》等极少数作品传世。 以至,前人有“无边论”之说,“惟景昭画本,流传甚少,在当时已经难得,遂有无边论,亦犹宋之无李(成)论。” ,(清杜瑞联《古芬阁书画记》)但是,他的画风影响颇大,连宣宗朱瞻基的诸多御笔花鸟都仿边氏画风,如《花下狸奴图》、《猿戏图》、《三羊开泰图》、《壶中富贵图》、《子母鸡图》(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均属细腻而清雅、寓吉祥含意的工笔设色画。所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指出:“国初边景昭有八节长春之景,当时御笔亦多仿其意,于令节赐大臣。”因此,边文进被誉为“边公花鸟冠当时,内苑皆称老画师。留得宣和遗迹在,令人披玩动哀思。”
边文进的家乡福建的沙县是一座建县于东晋义熙元年(405)的古县,也是福建古老的茶区之一,晚唐时就已有了“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的景象。明代,沙县一些地方已出现茶市。作为沙县籍的明代宫廷画家,边文进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有所体现。边文进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20多幅,与茶有关的作品就有三幅。
《四喜图》是边文进杰出作品之一。该画尺寸为122.80厘米x60.40厘米,绢本,设色,为日本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四喜图》描绘的是一幅春初冬雪消融,禽鸟活动的欣欣向荣景象。画以梅花、山茶花、竹叶等植物为背景,衬托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四只体态硕大的喜鹊或昂头回首,或蹲踞枝头,或雀步欲跃。它们与画眉、相思鸟等禽类秋水顾盼,鼓翅和鸣,尤其是洁白中透出红润的山茶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春沟水动茶花白”情景,盈盈春意跃然纸上。据行家分析说:,“这《四喜图》除了装饰意味浓厚,还带有‘喜占春魁’的祥瑞寓意。”
明宣德二年(1427),边文进作过一幅《岁朝图》。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命大臣们编纂一本记载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的著作,名《石渠宝笈》。《石渠宝笈》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共二十八函。该书收录藏品计有数万件之多。据《石渠宝笈》载:“边文进《岁朝图》一轴,本幅素便笺本,纵三尺四寸二分,横一尺四寸三分。设色。画古铜方壶贮如意群卉。款明宣德二年春正,陇西边文进制。钤印一,景昭,有王孟仁题。”这幅画还有乾隆皇帝的两首题诗:“松柏梅茶兰水仙,灵芝天竺间便娟。更看朱柿傍如意,名高其然岂易然。”另一首是:“岁朝图称岁朝悬,宣德贻今三百年。松竹兰梅结好友,柏芝茶柿悟同禅。水仙似许看半面,如意惟征获十全。所欲奢哉消数笔,淳于髡语笑应然。”茶花又名曼陀罗茶,在佛教中被称之为吉祥之花。所以,也为“岁朝”必不可少之物。
边文进还作过一幅《十全瓶花》图。这是描绘明代宫廷插花艺术的一幅杰作。据专家研究,中国的插茶艺术起源于隋,原作为佛前的供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艺术。至明代,中国的插茶艺术也步入成熟期。明代早期插花艺术因为受宋代理学的影响,多以中立式厅堂插花为主, 庄严富丽,造型丰满,构图严谨,寓意深邃。可以说,边文进的这幅《十全瓶花》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插花多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花、蜡梅、水仙、山茶为“雪中四友”等。画家选用茶材有:梅花、 山茶、兰花、水仙、南天竹、松、柏、柿子、灵芝、 如意10种花材,寓意着十全十美。
宣德元年(1426)十二月,边文进因接受他人贿赂获罪被革职。据《明史?宣宗实录》载:“上屡命廷臣举文学才艺之士,冀得人为用。文进以绘事供奉内廷,举陆悦、刘圭有文艺,未召。有言悦尝为御史,以受贿发戍边。圭极刑刘诚之子,专事结交时贵。文进受二人金,故荐之。”宣宗教训他说:“尔以小艺得官,敢持恩贪纵”。但,边文进已是70多岁的老人,“上以其老,不可加刑,俗革其冠带,令为民。”晚年,边文进随长子边楚芳返回故乡沙县,继续他的绘画生涯,并在家乡谢世。他的儿子楚芳、楚善、楚祥及外甥俞存胜、女婿张克信等均得其家传。
评论